秃鹫获救后赖着不走!“腐肉之王”为何秃头?没有天敌为何还濒危
2021-12-25 由 敏姐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0人气
秃鹫,一种鹰科大型猛禽,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天敌,因此被誉为神鸟、腐肉之王、猛禽之王。不过近日网上流传出了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视频,视频中这只秃鹫正在专心致志的大口吃肉,但是一旁的工作人员却一脸无奈,这是怎么回事呢?
秃鹫,一种鹰科大型猛禽,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天敌,因此被誉为“神鸟”、“腐肉之王”、“猛禽之王”。不过近日网上流传出了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视频,视频中这只秃鹫正在专心致志的大口吃肉,但是一旁的工作人员却一脸无奈,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具体了解后才知道,这只现身广元的秃鹫因为腿部受伤被工作人员带回救助。半个月过去了这只秃鹫腿伤恢复得很好,并且也能走能飞了,但它却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了。据悉,这只秃鹫一天要吃10斤肉,这还是没有任由其“饭量”的情况。秃鹫属于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救助是保护这一物种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之举,但是现如今的情况秃鹫赖着不走就有点让人为难了。
而网友们也是十分幽默,纷纷表示:想混编织。还有的网友表示:“哈哈,这么好的条件谁愿意搬家,更何况它就光棍一个,在哪过都是过”、“吃公粮还不用出力,当然不想走啦”等等。而在魔方看来,从该段视频中可以看到秃鹫在院坝中间吃食,而两位工作人员则是远远地站着,或许想要秃鹫回归自然之外,“大哥”确实也让人惧怕。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会不会伤人?它被称神鸟、奉为“腐肉之王”,又没有天敌,为何还会濒危?
不仅是头秃亮眼!“腐肉之王”秃鹫称霸高原:大自然的清道夫,病菌的死胡同
众所周知,大自然一共有三种角色分配,分别是人类的消费者、大自然的生产者以及分解者。一般来说,大自然的分解者们承担着“清道夫”的角色,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于是大自然的第四种角色:清除者们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像鬣狗、秃鹫、乌鸦、豺、狼獾等一类的动物,平时以动植物的尸体和排遗物为食,短时间内清除、“变废为宝”,既清除了别人,又滋养了自己。而这一类中要说谁是王中王、“腐肉之王”,那自然是非秃鹫莫属了。
秃鹫,鹫如其名,秃鹫的头部裸出,只有十分细密浅色的绒毛,看着就像无毛。秃鹫的全身呈现黑褐色,它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当张开翅膀后翼展大约都有2米多3米长,体重大约10斤到30斤左右。一般来说秃鹫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栖息在森林、丘陵和山区。在世界分布上来说,主要在西班牙以及亚洲地区海拔在2000米到5000米的高山。成年秃鹫可以说没有天敌,在它们生活的地方,可谓就是“地盘”独占。
为何这么说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说,秃鹫拥有飞行的能力,是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的鸟类,上可飞行到11300米的高空,同时也下地直接行走。这意味着不仅能高空观物更能高空瞄准目标抢食。当自己飞行时候没注意到的地方,地面上像乌鸦、豺等食腐动物们也能成为它们的指引。一旦发现,立马迅速降落,将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呼朋引伴过来,凭借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飞奔而来。
另一方面来说,那就是集中体现在秃鹫的硕大体型以及可腐蚀金属的强大胃酸让它几乎是“百毒不侵”。首先秃鹫体型上来说,在高原、高山上本就是十分罕有,而战斗力也是超强,连被称“空中老猎手”的老鹰都完全不是对手。其次,有研究人员发现秃鹫的胃酸呈现强烈的酸性,对于腐肉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它的胃酸平均ph为1,已经接近为强酸。而一种名为红头美洲鹫的物种更是ph达到了0,甚至可以直接腐蚀金属。
秃鹫为何是秃头?一天10斤肉其实在克制?
观察秃鹫的外形发现,它的“光头”十分显眼,难道这是偶然吗?值得注意的是,秃鹫其实“光头”并非毫无道理,而是存在科学解释的。秃鹫是食腐物种,它的头部之所以光头其实因为当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它需要伸进去,为了方便进食,于是在长期以来的生物进化中形成了带钩的大嘴、仅覆盖绒毛的“光头”。
从此次的“获救秃鹫赖着不走”事件中可以了解到,这只秃鹫的食量是一天在10斤肉。放到一般物种来说,确实这是一个不小甚至让人震惊的食量,但其实对于秃鹫这一物种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曾经有官方报道显示,一西藏驴友亲眼目睹了秃鹫吃牦牛的场景,很快就吃去了很多的肉,研究称这种鸟可以5分钟之内吃下4斤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看来被救助的秃鹫一天10斤肉也是在自我克制了。
大自然界无天敌还是天葬“神鸟”,人类也是口下食,为何会濒危?
通过以上的了解,相信大致也知道了秃鹫这一物种在大自然界的“霸主”地位。一般来说除了幼年时候可能会被更大体型或更具杀伤力的肉食性物种欺负,成年后的秃鹫就是拥有“超能力”般的存在,大自然界找不出天敌。但是和这完全相反的是,地球地大物博,秃鹫各种指标都是自然中的王者,为何如今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成为濒危动物?
在我国来说,秃鹫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但同时秃鹫也是我国由来已久的西藏天葬习俗中的“神鸟”,通过它的“清道夫”作用,人类肉体得以回归自然,这是一个神圣的过程。那么就连人类也是它的口下食物的情况下,为何它还是会濒危呢?魔方认为其实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首先,第一点当然就是此前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秃鹫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同时当地的生态也极其脆弱。
其次,秃鹫之所以濒危或许和它只吃腐肉的特点分不开。秃鹫以“腐肉之王”闻名,一般不会主动攻击活物。但是在自然环境遭遇破坏,各种动植物都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绝迹的情况下,尽管自己的上游同为猛禽的竞争者变少了,但是同时自己下游的食物链也越来越少,自然腐肉也越来越少了。毕竟大自然还是残酷的,像西藏那边碰巧碰到天葬的时候毕竟还是少数,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觅食。
总结
总而言之,自然环境和食物链的完整对秃鹫生存、繁衍至关重要。不过还在进入2021年我国动植物界的好消息频频传来,而此次在广元发现受伤的秃鹫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伴随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像秃鹫一样的受伤动物都得到救治,反向上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促进。
总的来说,地球本是一个整体,离不开每一个你、我、它,期待未来能越来越好,都能有所归、有所依,有更多的罕见物种出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文章
-
继龙潭大峡谷后,河南又一景区进入破产行列,风景优美却无人问津
说起龙潭峡,可能很多河南朋友都有所耳闻,它是一座风景优美的5A级旅游景区,境内优美的风景不输张家界,可是从开业以来龙潭大峡谷或许是名气太低的原因,一直都不被人所知,以至于到了现在景区走上了倒闭之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继龙潭大峡谷后,河南又一景区破产,风景优美却无人问津。
2021-12-21 由 游遍天下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魅力宜昌:峡长峡秀峡江韵,宜人宜居宜昌城
三峡大坝
2021-12-21 由 三峡孬张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黑龙江:前任大闹婚礼现场,开车拉横幅挑衅众人,新郎面色铁青
对于很多曾经相爱过的人来说,收到前任结婚的信息,可谓是最令人痛心的一件事之一了。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一定要理智,最理智的处理方式就是祝福对方了。虽然大部分人都能理性处理,但是还是有一些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前任,指望通过大闹婚礼来拆散新人……
2021-12-25 由 文文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辽宁老人拿起奶瓶用嘴试水温被儿媳抓个正着,被发现后反应亮了
前阵子,辽宁大连的一个家庭里。婆婆帮宝宝试奶瓶温度的方式被儿媳撞见了,婆婆的反应逗笑了网友们。平时儿媳对宝宝的吃喝等一切都是很谨慎、很讲究卫生,宝宝使用的东西都是要消毒,并且不能和大人混在一起,怕有病毒感染之类的。
2021-12-24 由 凯凯的日记薄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景致记录:明朝广西柳州融水,在真仙洞里,徐霞客要扎竹筏游山洞
首先,纠正一下,真仙岩位于广西柳州融水境内,而不是前文所说的融安县境内。在这里感谢网友杯中物的指正!真仙岩,现在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又叫老君洞,属于融州古八景之首,真正的水月洞天。
2021-12-25 由 景致记录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四川女孩见男友来提亲,穿着围裙撒欢飞奔过去,不料第一时间错过人了
(大鱼号一千零一眼原创作品,欢迎大家关注、评论、转发,谢谢)
2021-12-25 由 一千零一眼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真的是冲动了?男生爬树进入女生宿舍,过程惊险,偷走女生内衣裤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的阶段,这个阶段标志着一个人从未成年走上成年的开始。
2021-12-25 由 小乐呀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每个图案都需要经过雕刻师长时间的思考推敲,才能尽赏尽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翡翠雕刻是怎样的?
2021-12-24 由 文文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风起洛阳:书院夫子是幕后主使,这一点让武则天坚定了礼佛的信念
电视剧《风起洛阳》随着剧情的发展,虽然春秋道的幕后真凶还没有救出来,但春秋道的阴谋,已经搞清楚了。
2021-12-25 由 文文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乌俄冲突爆发?俄猛攻乌前线,乌军大量官兵逃离!乌还能撑多久
近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矛盾越演越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而北约却因为惧怕俄罗斯强硬的态度,拒绝了乌克兰加入北约,让乌克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2021-12-24 由 芮姐带你游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西藏小城以大山为名,雪山湖泊马鹿美如画,被称为东方小瑞士
一个月的西藏自驾之旅,我们走遍了西藏昌都的每一个县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一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孜珠寺、千年古盐田、然乌湖等早已闻名于世,但更多的则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比如本文要介绍的类乌齐便是其中之一。
2021-12-24 由 渝帆行摄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解码无锡“甜蜜美食”的真相,无锡旅行一日逛吃如何合理安排?
到无锡旅行的人,提起无锡的饮食,可能都有点望而生畏,因为传说中,无锡的饮食是非常甜的,甜到似乎任何菜都要加糖的程度,甜到那些嗜甜的女孩都受不了的程度。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作为一个地道的无锡土著,我通过一条一日逛吃的路线,给你解码无锡甜蜜美食的真相,让你品尝到所有无锡正版美食的真实口味。
2021-12-22 由 江南实时分享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四川广安煤矿旧址,建筑完好曾是万人小镇,人去楼空感受世界末日
刚才还在跟朋友讨论,今年最火爆的词语莫过于煤炭,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煤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矿石能源,占比超过60%,通过燃烧煤炭来驱动汽轮机,发电机发出的电,供千家万户照明使用,如果没有煤炭,大多数地方将处于黑暗之中。
2021-12-24 由 旅探者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日本烟花女子74岁仍站街,街头60年一直拉客,却备受人们尊重
每次看穿越剧的时候总是会想:如果自己到古代会做些什么?而有一个地方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那就是青楼。电视剧中的青楼总是一片歌舞升平,漂亮的姑娘到处都是,也就是这样的情况让无数人都对古代的青楼很感兴趣。
2021-12-24 由 文文的日记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三藩市民众被抢怕了,纷纷主动打开车门求饶:车里没钱,砸了没用
近来,美国加州的多个城市出现了一种极为怪异的现象,受到无数外媒的关注和报道。
2021-12-22 由 宇哥带你游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贫农好心捐款100元,却被捐款对象告上法庭,和他索要两百万赔偿
老杨车祸住院,善良的周连继捐出了一百块钱,没想到却被老杨一家告上法庭,向他索要两百万赔偿。收到法院传票的周连继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捐款对象不感激自己就算了,怎么还能和他要赔偿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1-12-25 由 水水爱旅行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月薪3000也能当“老爷”,中国男人在越南过得滋润,难怪不想回国
在越南,没有熙攘喧闹的人群,各大景点中也不是人山人海,更没有过度开发的商业氛围,在那里可以好好享受中西方相融交汇的文化,以及能安静享受生活的海岛风光。越南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地域狭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气候,从南到北每个地方都很美丽。那里有充斥着法国浪漫气息的东方巴黎西贡、唯美的如同童话世界的大叻、清新古典的古城会安、海滨度假胜地美奈等。
2021-12-23 由 旅行中的兔子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黑龙江:女子做完手术麻药未消,就在梦里劝酒,网友:酒瘾得多大
对于很多人来说,酒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样东西,不少人每天都要喝酒,一天不喝酒,他就会犯酒瘾。在大多数人之中,中年人喜欢喝酒的占多数,还有的老头80了都要再喝几口,年轻一辈中,随着现在社会进步,会喝酒的人日益变多,喜欢喝酒的人也挺多,因为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也很大,所以没事的时候,都会喝几口酒来放松自己,麻痹一下自己的神经,也能够理解现在的人,越来越爱喝酒这种情况。
2021-12-22 由 凯凯的日记薄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六位因人品败坏而退出娱乐圈的艺人,看看你的偶像上榜了没
眼看2021就要过去,今年因为一件错事而失去自己演艺生涯的人不在少数,正好趁王力宏这个事情,给大家盘点盘点年度六大失德艺人,最后一个堪称全才。
2021-12-24 由 戴戴玩旅行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
山西省一个著名的地方,现存寺庙47个,占地607平方千米
说到山西省的旅游资源,大家肯定会说特别的多,因为山西省自然植被覆盖率很高,比如说五台山被誉为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所以称之为舞台,是因为五座山峰环抱,从而有了这样的名字,当然这是中国佛教的名山。其中最为鼎盛的时期是在唐朝,作为唯一的一个佛教圣地,现存47个寺庙,占地607平方千米,历史上面源远流长,而且它属于太行山系当中的一个。
2021-12-24 由 欣馨观天下 发表于 旅游
阅读更多
TA的热门作品
-
秃鹫获救后赖着不走!“腐肉之王”为何秃头?没有天敌为何还濒危
-
山东一女子喂鱼时龙鱼跳出鱼缸,抓鱼的反应笑喷网友,暴露了本性
-
原创男人的这三处“七寸”允许女人碰,说明他真的爱你
-
原创一般有这三种主动行为的女人,其实是愿意让男人“搞定”的
-
俗话说:“宅子现四喜,家中出能人”,这四喜指的是什么?
-
为生儿子不惜刨宫产四次,公婆心花怒放,到后来我却生不如死!
-
还有人喝!恒河水突然变绿,“浮尸”引发全球恐慌,专家火速解答
-
王水“偷金”?什么是王水,它又是如何偷走黄金的?
-
村里有人去金矿打工,挖出金子后能偷带一块吗?金矿和金子有区别
-
身上有这5种“特质”的男人,都是“潜力股”,遇到得深交
-
汽修员手套里戴“铁针”,补胎时扎洞多收费,店长回应:外包业务
-
山东一民工吊绳高空作业,遭大妈多次泼冷水辱骂,无法躲闪被浇湿
-
回交繁殖有什么好处吗?人类为何故意让生物回交?
-
为何有些老人没有退休金,却有钱雇保姆伺候?2位老人说出了答案
-
“择偶不善,余生痛苦”:这4种人,千万别选
-
53岁女儿:照顾母亲3年才明白,“远香近臭”,是最聪明的做法